告别“小胖墩”、变身“种植家”!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两大校外基地揭牌,让成长有“料”又有“趣”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21:22:00
如何帮“小胖墩”甩掉负担,养成受益终身的健康习惯?怎样让劳动教育跳出课本,让孩子触摸自然、体会耕耘的意义?如何搭建校社协同平台,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活力?9月24日,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体重管理训练营”与“快乐种植家”两大校外基地正式揭牌,以“赋能未来公民,塑造意义人生”为主题,将健康与劳动教育融入实践,为学生带来有“料”又有“趣”的全新成长体验,也让学校HLAC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量身定制,让“小胖墩”变身健康小达人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愈发突出,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自卑情绪,给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莲花实验学校依托“HLAC意义人生”课程体系,联合“金色莲花”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莲花社区医院,共同推出“体重管理训练营”。
“这不是简单的‘减肥班’,而是集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成长计划。”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初中部)党支部书记、校长沈磊介绍,项目面向本校七八年级经体检筛查、有改善体重意愿的20名左右学生,以小班化、项目制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健康提升方案。
课程推进中,学校、医院、家庭各司其职,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支持网络。学校负责学生筛选、动员,指派项目负责人与心理老师全程跟进,还通过广播站、公众号宣传课程成果;莲花社区医院则提供专业场地与设备,组建由儿科医生、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学生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家长需配合改善家庭餐饮结构,参与亲子运动,给予孩子正向鼓励。
“这是社区医疗对儿童健康管理的有力探索。”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岳清萍院长表示,医院将专业资源“送”到学生身边,通过科学评估、趣味运动等,帮孩子掌握健康管理方法,既改善体质,更重塑自信,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记者了解到,校园内,“健康打卡”圈同步运行,学生每日分享饮食与运动情况,医生、老师不定期点评;参营学生还会在班级开展“健康小讲师”活动,分享所学知识,带动全校健康氛围。
农场耕耘,校社共建劳动教育“实验田”
如何让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莲花实验学校给出的答案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学校联合莲花嘉园社区党委,打造“快乐种植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八年级学生,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平台。
“学生在种植、养护、收获中,能掌握劳动技能,理解生命科学,更能体会劳动的价值。”莲花实验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刘杰介绍,课程将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美德教育深度融合,让孩子在泥土与汗水中收获成长。
课程推进中,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实践”的互补模式:学校由生物教师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植物成长日志》,负责学生组织与考核;社区提供专属种植基地,指派有经验的“农艺导师”开展实操教学,提供农具、种子等物资,还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成果展示活动。家长则以“周末志愿者”身份参与,见证孩子成长。跨学科教学也在“快乐种植家”课程中得以实践:学生可以与语文结合写观察日记,与美术结合画作物生长,与数学结合算产量,义卖所得用于社区公益、慰问老人等。
“劳动不仅是耕耘土地,更是培育品格。嘉禾农场里,孩子们从播种到收获,成长了很多。”莲花嘉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服务中心主任陈蔚韬说,看到孩子们为作物浇水、除虫,分享收获的喜悦,能感受到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这场充满“人情味”的劳动教育,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家庭的距离,也持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触摸自然、体验耕耘、感悟生命的开放课堂,让劳动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扎根,让奉献与担当成为他们成长的底色。
通讯员 张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