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周东亮调研“茉莉花开”直通车:让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生根开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17:53:00

11月15日下午,南京市栖霞区文化馆内歌声悠扬、暖意融融,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东亮走进这里,专题调研指导“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筹备工作,并与驻村艺术家、集团歌剧舞剧院院长潘磊共同为群众文艺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以实际行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助力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季明刚参加调研。

青春剧场内,舞台灯光聚焦,社区文艺队的表演者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乐器演奏《声声茉莉花》、舞蹈说唱《同心共圆中国梦》等节目轮番上演。周东亮、季明刚和潘磊坐在观众席前排,目光紧紧追随舞台,时而低声交流观感,时而用手机记录下节目的精彩片段与待改进之处。

“整体很好,但在弹拨乐器的音准上还需要注意,声部上也需要多一些变化,要真正把它变成合奏和重奏的曲目。”“很高兴能看到用文艺形式宣讲党的会议精神,非常精彩,但在用词的准确性、表现形式、道具使用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每一个节目完毕,这样精准而富有建设性的点评都会适时响起。从音准把控到声部编排,从歌词推敲到舞台呈现,集团领导和艺术家的建议既有的放矢,又饱含了对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关爱与期待。栖霞区姚坊门劲松艺术团团长孙延善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表示:“感谢江苏省演艺集团给我们基层文艺爱好者提供的专业指导。刚刚简单的几句话,不仅在创作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思路,提出的建议更是直击要害,让我们豁然开朗。”

“姚坊门外,记刻旧日时光……”在《尧新之歌》的排练现场,动人的旋律伴着秋日暖阳在排练厅中缓缓流淌。看到集团领导和专业艺术家前来,居民们手中的歌谱攥得更紧,歌声更加嘹亮,排练的热情也一下子高涨起来。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我们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深入挖掘这些闪光点。”周东亮表示,“无论是歌舞、话剧还是戏曲,都要用最贴切的艺术形式,让地方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家深入基层的创作方式,在《尧新之歌》的创排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驻村艺术家潘磊倾情作曲,并与社区居民共同打磨作品,从歌词创作到旋律编排,都融入了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体验。排练现场,潘磊坐在钢琴前,以琴声为引导,带领大家逐句推敲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这不是简单来几次就行,而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周东亮强调,“我们要求集团的驻村艺术家定期深入基层,通过持续性的编创指导和排练,帮助群众文艺团队实现质的飞跃。”《尧新之歌》的排练只是“驻村艺术家计划”的一个缩影——在连云港东海,由集团艺术创研部副主任、驻村艺术家陈春华指导,省县联动创作的歌曲《羽山之恋》动情演绎出了羽山秀美与温泉温润;在仪征月塘,驻村艺术家盛万航与仪征市月塘山之雨艺术团联袂献演的《从<鲜花调>到<图兰朵>》一经亮相,便赢得了家乡观众的热烈掌声;在盐城盐都,驻村艺术家夏新涛不仅举办了声乐讲座系列活动,还成功组建了盐城市乡村合唱团。

今年1月起,江苏省演艺集团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指导下,深入实施“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秉持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的核心理念,为江苏13个试点村(社区)累计输送了120余场专业演出。此外,集团还依托“驻村艺术家计划”、“党建结对”等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进一步发挥文艺赋美乡村的作用。

“由驻村艺术家指导、编创的作品,社区群众文艺爱好者排练的过程就是共同参与文艺创作呈现的过程,有的还把编排演的视频发到了朋友圈,这就是新大众文艺。”周东亮表示:“作为国有文艺院团,我们将在传统演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短视频、微短剧、艺播、云演艺等多种方式,深化“‘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更好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伴随“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深入推进,当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从文化“观众”转变为文化“主角”,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正被不断激发,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之花必将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城乡大地绚丽绽放!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