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子时评

莫让“先用后付”从便利变负担

来源: 齐鲁网_滚动新闻

2025-03-05 21:04:07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网络商家推出的 “先用后付”“0元试用” 等新兴消费模式成为热点。本应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的创新之举,却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安全性隐忧,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消费权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济南62岁的消费者陈女士日前因网购平台默认开通“0元开通会员先用后付”功能,险些被自动扣费,投诉表示所谓的“0元开通”也并非不收费。山东经济广播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先用后付”“0元试用” 模式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商家为了追求便捷的用户体验,往往简化了下单流程,尤其是老人误触时,系统并未要求输入密码、指纹或面部识别等身份验证,这无疑为支付风险埋下了隐患。对于不太熟悉网络操作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只是出于好奇点击了相关选项,却在不经意间提交了订单,等反应过来时,商品可能已经在配送途中。这种缺乏有效确认机制的流程,使得老人在支付过程中完全失去了掌控权,违背了公平、自愿的交易原则。

由于对网络购物的退货流程不熟悉,再加上可能存在视力、听力等方面的障碍,老人在面对退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而商家方面,有的可能故意设置复杂的退货程序,使得老人知难而退,最终只能无奈接受这些不必要的消费。这不仅造成了老人的经济损失,也让他们对网络购物产生了恐惧和不信任。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平台商家“先用后付”“0元试用”容易产生“不花钱”的误导,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安全权。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购买以及购买何种商品或服务,同时也有权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消费。而 “先用后付”“0 元试用” 模式的漏洞,使得老人在不知情、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了消费,且支付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提升消费环境,切实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商家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 “先用后付”“0 元试用” 等模式进行优化。在下单环节增加必要的身份验证和确认步骤,确保消费者是在明确知晓并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同时,简化退货流程,为老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罚。通过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老人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帮助。社区、家庭和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老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消费维权能力。同时,媒体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不良商家的行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先用后付”“0 元试用” 等模式本应是促进消费的创新手段,但不能以牺牲消费者权益为代价。只有通过商家的自律、监管的加强和社会的关爱,才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林柟、张晶晶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