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子时评

医院加速试点“免陪照护”,关键是要用效果说服人

来源: 封面新闻

2025-03-14 00:22:44


□蒋璟璟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传出消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质的护理服务需求,减少患者在院期间家属陪护压力,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上海决定在三级医疗机构首批开展“免陪照护”试点工作。据悉,“免陪照护服务”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特级、1级护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不需要家属自聘护工。(潮新闻)

公立医院的“免陪照护”服务,其实早有试水。此前,还有一些地方的医院先行先试,将这项服务打造为自身的品牌特色,旨在谋求某种差异化优势。而从近来的态势看,“免陪照护”服务的进一步扩围试点,正按下快进键。上海宣布,在三级医疗机构首批开展“免陪照护”试点工作,其规格之高、参与主体之多,传递出了强烈信号。医院“免陪照护”,试点一批、成熟一批,今后的推进进程,只会越来越快。

以往,不少医院都是将“免陪照护”作为增值服务推出的,旨在丰富业态、拓展营收。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新设了“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明确对之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自此,彻底明确了公立医院“免陪照护”的性质和定价逻辑,在思想观念、业务规范层面统一了共识,这为后续的工作铺开奠定了基础。很多地方之所以加快了相关试点,就是基于这一大背景。

由于厘清了公立医院“免陪照护”的定价大框架,也就减少了供需双方之间无谓的试探。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免陪照护”服务,并不是封闭场景下的垄断性服务供给,而是给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另一个选项”。上海有关部门专门强调,医疗机构推进“免陪照护服务”的过程中,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可以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也可以选择社会化、市场定价的医疗护理员服务。应该说,不依赖患者家属陪护,绝不是“不允许患者家属陪护”。

相较于“家属陪护”“护理公司护工陪护”,医院“免陪照护”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和院方的信用背书、资源支撑。随着医院“免陪照护”在院内护理市场中的占比提升,理论上病区诊疗的秩序和效率,也有望获得一定的提升。关键是,要用效果去说服人,而不是机械地强加于人。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