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江苏—寻找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⑩|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 打造千亿级“中华药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17:53:00
连云港:以“连心”营商之弦 奏“贴心”服务强音
黄海之滨,一颗璀璨明珠——江苏连云港熠熠生辉。它以“连心”营商之弦,弹奏出一曲曲“贴心”服务之韵。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贸易往来架起便捷桥梁,更成为当地优良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政府暖心服务、政策有力扶持,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家企业。近日,“赢在江苏——寻找 2025 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团抵达连云港,深入调研当地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成果。
![]()
港口
“连”通
创新业务场景应用 致力于降本提质增效
在当今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升级与突破的时代浪潮中,连云港积极创新,致力于降本提质增效,一系列成果正重塑着物流行业的格局。
听!汽笛声声,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缓缓驶出,一路西行直达中亚、欧洲;与此同时,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也呈现出一派繁忙气象:远洋巨轮频繁往来,无数集装箱鳞次栉比,整齐排列,这里已成为连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通道。
数据统计是最直观的体现,今年1至10月,连云港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772列。高效的物流体系是支撑业务拓展的基石,目前,连云港已构建起包括中亚五国、中吉乌、中俄、跨里海在内的6条精品班列线路,覆盖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5个主要出境口岸,业务辐射亚欧大陆多个重要站点,极大拓展了服务的版图。
为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协同创新,以数据互联互通为核心,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连云港—霍尔果斯数据走廊。创新业务场景应用,实现多场景联动业务联动,提升东西双向海陆枢纽衔接效率。数据协同提升和释放通道承载能力,推动甩挂运输、铁路箱下水等模式创新,同时有效吸引周边货源向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集聚,货物通过集疏运智能化调度,在陆侧口岸从30小时压缩至5小时内,整体效率提升80%。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联动,每年企业降低仓储成本1000多万元。以标准化数据流通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为全国陆海联运通道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
![]()
电拖轮
而在港口的水域上,同样涌动着物流升级的热潮。2025年全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正式投入作业,全国首个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连云港港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通过竣工验收,推动港口向绿色化不断迈进。全省首个内河“预约过闸零等待”小程序正式运行,保障船舶24小时通航,进一步提升了船闸服务水平。
“云”集
推行 “综合查一次” 切实为企业减负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批复!”今年8月,连云港盛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今年连云港首个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改革的受益者,企业负责人连声称赞。
针对企业提出的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灌云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服务,组织技术团队提前介入评估,帮助企业完善污染防治方案;同时实行并联审批,将环评报告表审批与简化管理排污许可证核发同步受理、同步审查,最终仅用15天就完成全部审批流程,较分开办理缩短20个工作日。
在提速审批服务事项同时,规范准入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以往一年要应对几十次检查,准备材料、陪同接待牵扯大量精力。今年以来,只接受了一次联合检查,企业更能专心搞创新、抓生产了。”近日,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刘帅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执法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这场让企业感到高效又贴心的检查,正是连云港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今年以来,已累计减少重复检查12710次,降幅达46.59%,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通过’城快工’平台发布信息,没想到半天就得到响应。”求职者吴阿姨说。连云港市人社局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1+7+N”数智零工生态服务体系(即1个“港城快工”数智零工平台,7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港”情
“中华药港”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连云港经开区“中华药港”——这片被业内誉为医药创新热土的地方,深圳市贝美药业有限公司的儿童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启用投产。
“从考察到签约,只花了约两个月的时间。”日前,贝美药业董事长吴光美在会上分享了她与连云港的“结缘”经历。她表示,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协同完备的医药产业生态与储备丰厚的医药人才基础,是她最终落子连云港的关键。
![]()
中华药港核心区规划模型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4年成立至今,构建了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4+N”主导产业体系。新医药产业是连云港经开区的首位度支柱产业,培育了恒瑞、豪森、康缘、正大天晴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新型抗肝病药物、中成药等六大特色集群,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对美制剂出口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药、现代中医药生产基地。
目前,连云港开发区正朝着打造具有“港城特色、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千亿级中华药港目标迈进,着力发展壮大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三大核心产业,积极培育海洋生物医药、细胞基因技术、医疗器械、药用辅料、药用包装、制药装备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医药产业高地。
在这里,众多医药企业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医药研发、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高效运转。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等全方位支持。
权威访谈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年,连云港在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中有什么举措呢?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成章、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东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在强化顶层设计,如何打造营商环境最佳生态?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成章: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连云港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新年第一会”连续四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市领导不定期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协调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增强工作统筹能力。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工作要点和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创新项目清单。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政企协商座谈、疑难事项协商会办等制度。
记者:在疏通政务堵点,提升服务效能上有什么做法?
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东兴:连云港市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及办事堵点,通过三大举措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标准化建设破解标准不一堵点。紧扣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要求,健全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统一事项要素、优化办事指南。通过线上核查、线下走访、问卷调研及第三方评估,对六类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 “逐事项、逐要素” 梳理,实现市、县两级审批要素标准一致,线上公示与线下执行标准统一。便利化推进疏通能力分散痛点。建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挥 “总入口” 作用,推动 “苏服办” 与 “我的连云港” APP 场景集成,推进证照电子化。围绕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需求,强化部门协同集成,优化流程、深化基层 “一平台办理”,实现平台互通、数据共享。“不对应审批” 提升服务质效。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广综窗办理、全程网办等模式并扩大覆盖,探索跨级联办。整合部门审批职能,落实首问负责等制度,优化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 机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记者:推动创新项目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成章:连云港将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解决突出问题、彰显创新特色、符合工作实际、年内初见成效”原则,近两年确定70个创新项目。2025年的40个创新项目中,重点项目20个、常规项目20个,市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记者:如何优化惠企服务,推动落地见效?
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东兴: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推行企业登记“全市通办”,企业迁移登记、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等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生效,企业办事更加方便。推动惠企财政奖补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2025年,全市形成财政奖补“免申即享”事项192项,通过“一企来办”平台公示宣传,已推动各部门向企业兑付奖补、减免资金超5.3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3.22万家,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更加便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志宏 黄凤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