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温暖!苏州95后退役军人开面馆,免费送面却常被婉拒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0 18:17:00
最近,95后退役军人任建欣在苏州市姑苏区白塔东路新开了一家面馆,来吃面的退役军人、户外工作者、学生、残疾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现役军人及军属、参战老兵、伤残军人还可以直接免费吃面。令人意外的是,免费送面却常常"送不出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聆听任建欣讲述他与顾客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
从“被雨淋”到“为人撑伞”,面馆老板推出“爱心清单”
在苏州姑苏区白塔东路,一家新开业的面馆,没有炫目的店招,没有促销海报,取而代之的是门旁墙上赫然醒目的标牌——“哨兵一号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进面馆,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墙上的电视正播放着抗战纪录片,空气中弥漫着牛肉面的香气。面馆悬挂着一份精心制作的“爱心清单”,“爱心清单”上,现役军人及军属、参战老兵、伤残军人可免费享用牛肉面;退伍军人、学生、残疾人、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群体享受不同折扣优惠。这份清单不仅是一张告示牌,更是一份庄严的承诺。
店门口悬挂“哨兵一号退役军人服务站”标牌
1997年出生的任建欣,是一名退役军人。站在面馆里,他身姿挺拔,仍保持着军人的仪态,但言谈间多了几分干练和热情。“部队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任建欣坦言,“曾经的我内向、不善言辞,是部队里的战友用耐心和包容重塑了我。”任建欣的眼神坚定,语气中透着对军旅生涯的感激。
任建欣
然而,真正促使任建欣制定这份“爱心清单”的,是退役后的一次经历。那天,他乘坐机场大巴回老家,身上没带现金。然而,周围乘客却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任建欣回忆道。正是这次“被冷落”的经历,让任建欣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创建一个场所,让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
温暖的“拉锯战”,27单优惠订单11单被顾客婉拒
任建欣的一天从清晨五点多开始,打扫卫生、采购食材、准备汤底,经常忙到深夜。为了照顾夜归的务工者,他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次日凌晨。“重要的是让人有地方歇脚,有碗热汤面暖胃。”任建欣说。
面馆内部环境
令人意外的是,任建欣的善意并非单方面付出,而是引发了一次次温暖的“拉锯战”。开店十余天来,他记录了27单优惠订单,其中11单被顾客婉拒。一位退役老兵的话让任建欣印象深刻:“小伙子,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面钱我必须付。你们创业不容易,我们更应该支持你!”最终,这位退役老兵坚持全额付款,还额外点了几道小菜。
顾客展示结账单
另一位外卖小哥的话同样让任建欣动容:“大家都不容易,老板能想到我们,已经让我们很暖心了。”如今,这位小哥已成为店里的常客,不时与任建欣喝茶聊天,面馆成了他们在城市中的温馨驿站。
即使面馆倒闭,公益也要继续做下去
在任建欣看来,面馆不仅是经营场所,更是一个传递温暖的平台。他清楚地记得每个优惠订单被婉拒的瞬间,这些都被他视为宝贵的财富。任建欣说: “我希望这个地方能成为忙碌的城市中的一个温暖驿站。”
当被问及是否存在经营压力时,任建欣直言不讳:“开业以来确实每天都在亏损。”有人劝任建欣先做生意再做公益,但他态度坚决:“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就算这家店开不下去了,我也会用其他方式把公益做下去。”
记者手记:双向奔赴,让城市更有温度
一家小店,一碗牛肉面,看似微不足道,却映照出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善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任建欣的面馆犹如一股清流。它让我们看到,善意不是单方面的施与受,而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当店主愿意免费提供餐食,当顾客坚持付费买单,这种彼此成全的举动,正在悄悄重塑都市中的人际关系,让城市更有温度。实习生 冯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