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延期!至10月31日!
来源: 无锡发布
2025-09-10 09:28:00
自6月25日
“2025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以来
这场以“文启智创 匠心独运”
为主题的文化盛事
迅速在全国创意领域掀起热潮
从大赛组委会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大赛已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20余个省市的参赛作品近千件,涵盖专业设计师、高校师生、文创企业及独立创作者等多元群体,报名热度与作品质量远超预期。
为回应广大参赛者“预留更多打磨时间”的诉求,同时进一步挖掘优质创意资源,研究决定,原定各赛道报名截止时间统一延长至2025年10月31日24:00(以作品提交系统时间为准),为运河文化创新再添“创意窗口期”。
作为无锡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次大赛依托无锡深厚的“江河湖”水韵文化底蕴,创新采用“综合赛+专区赛”双轨架构,设置七大赛道实现“文化维度全覆盖、创意形式无边界”。
综合赛中,“数字创意类”赛道聚焦AR/VR、AI生成艺术等前沿技术,催生沉浸式运河数字体验;“大运河长江文创类”赛道深挖漕运故事、渔耕文化,打造兼具古韵与潮流的实物文创;“城市旅游类”赛道则以“无锡有礼”为核心,让惠山泥人、二泉映月等城市符号化身可携带的“文化记忆”。
专区赛更精准锚定本土特色,从“大运河城市数字MR地图AI设计”的科技赋能,到“倪瓒清閟阁园林推断设计”的历史复原,从“惠山区运河八景文创”的非遗活化,到“经开区工商文创”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激活运河文化的多元表达。
大赛吸引了众多创作者,他们或是深入挖掘运河漕运、长江渔耕等元素,将千年江河文化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或是将潮流服装、饰品与非遗结合;AR/VR还原运河漕运场景,AI技术解构惠山泥人非遗……
创意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古老的江河文化以崭新的姿态走进现代生活。而在更为新颖的MR地图设计赛道,已经在万象汇广场上进行了成果演示,首发首例AR+低空经济的探索,更是打开了“文化+低空经济+商业导流”的新通道。
随着投稿作品的持续增加,大赛收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创作者的反馈,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打磨作品,力求以更完美的状态呈现创意。
“延长征集期,既是回应热情,更是对‘优质创意’的期待。”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此前不少参赛者反馈,希望有更多时间优化作品细节,尤其是数字交互类、空间设计类作品,需进一步打磨技术实现与文化表达的融合度。同时,延期也将为尚未报名的创意群体提供机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小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及青年设计师,可借助大赛平台实现创意落地。
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创意竞赛,更是一次文化IP与产业对接的深度实践。通过“文化引流—创意增值—产业变现”的闭环生态,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落地成为城市礼品、景区衍生品、数字资产等,真正实现“创意落地生根”。
未来,获奖作品还将在无锡地铁、机场、景区等城市窗口展示,并可通过江苏文交所、国家文化专网、无锡数字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进行版权交易与产品开发。
据悉,延期后报名通道持续开放,参赛者可通过“无锡发布”“无锡日报”“无锡观察”“无锡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大运河文创大赛”专栏,选择对应赛道填写信息、上传作品(各赛道具体要求不变,可查阅原征集公告)。
千年运河焕新创意!无锡大奖等你拿
“期待更多创作者带着奇思妙想而来,让千年运河在创意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大赛组委会邀大家共赴这场文化与创意的盛宴,用设计为大运河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来源:无锡日报、封面@摄影小白和他的7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