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台风天潮湿成真菌“温床”,这些皮肤风险需警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21:42:00

资料画面 AI生成

近日,台风“竹节草”登陆江苏,导致多地出现狂风暴雨天气。每到台风季,空气中的湿度往往会大幅飙升,积水也难以快速退去。这样的环境堪称真菌的“温床”,它们会悄悄在人体皮肤的褶皱处“安营扎寨”,进而引发恼人的皮肤问题。皮肤科专家提醒,要警惕真菌侵袭,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粟倩雅告诉记者,脚气、体癣、股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本就属于夏季高发病症。而风雨过后,空气中湿度显著增加,恰好形成了真菌生长繁殖所依赖的温热潮湿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真菌感染的风险。

“夏季的雨水以及地面的积水可能潜藏着细菌或真菌。如果在涉水后没有及时更换潮湿的鞋袜,足部就容易滋生真菌,引发足癣(俗称脚气)。对于本身已患有脚气的人群而言,由于足部常出现小水泡,水泡破溃后皮肤屏障受损,此时若接触污水,可能继发足部细菌感染,严重时甚至会诱发丹毒等急性炎症。”她解释道。

粟倩雅指出,对于皮炎、湿疹、玫瑰痤疮等伴有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病患者而言,接触雨水存在多重健康风险。“雨水当中的过敏原可能借助受损的皮肤屏障再次侵入肌肤,从而诱发过敏反应。如果雨水中含有细菌,或细菌直接接触皮肤表面,由于这类患者的皮肤保护功能本就不完整,极易引发以细菌感染为主的病症。”

她以扁平疣患者为例解释,如果患者身上已经存在扁平疣病灶,淋雨会导致更多皮肤区域的屏障受损,这可能会加重原有疣体的症状,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粟倩雅特别指出,雨天环境下部分特殊类型感染的发生风险会有所增加,其中包括分枝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以及一些少见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类感染与普通细菌感染相比,病程更长、症状更迁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需格外警惕。

粟主任进一步补充,雨天尤其要注意厌氧菌感染的预防。“雨天不慎踩到泥土、积水等不洁环境时,厌氧菌易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这类感染进展较快,需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台风天健康防护,专家强调,强降雨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积水区域;若不慎被雨水淋湿,需及时清洁身体,条件允许时尽快洗澡,并用干毛巾擦干体表水分,更换干净衣物,保持身体干燥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强降雨后蚊虫滋生加快,密度显著上升,需加强灭虫防蚊措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易在此时传播,这类疾病常伴随皮疹等症状,公众需做好驱蚊、防叮咬防护,降低患病可能。

通讯员:刘敏  实习生:李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