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名医基层行丨移动筛查车下乡,省肿瘤医院专家上门为八旬老人做超声检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0 18:38:00

10月29日,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共同组织推动的“名医基层行”活动在常熟举行。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团队走进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琴川院区,以熟悉亲切的乡音拉近距离,凭先进的移动筛查车与便携诊疗设备上门服务,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精准送到百姓“家门口”,实现了肿瘤“防、筛、诊、治、康”的全链条服务下沉,让市民享受零距离的健康守护。

义诊现场

放疗科主任吴建峰为市民答疑

乡音沟通零距离

精准答疑解民忧

“您说本地话就行,我都听得懂。”义诊现场,专家们一句句温和的乡音回应,瞬间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也打消了大家的顾虑。62岁的邵阿姨拿着一叠体检报告,找到放疗科主任吴建峰求助,“我不识字,儿子在外地,您帮着看看啊?”吴主任耐心翻阅,逐一为邵阿姨梳理病情:“建议做个心脏彩超,甲状腺的药要按时吃,还需要查一下CA199这个指标……”他细心地将注意事项写在纸上,“您不识字也没关系,拿给医生看就行。”

“我都打算去苏州的大医院了,没想到你们把义诊办到了家门口,我从家过来才20分钟,大专家还把我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的。”邵阿姨的感慨,道出了现场不少市民的心声。当天,30岁的陈女士因体检发现6毫米肺部磨玻璃结节惴惴不安,放射科主任董珉用通俗的比喻化解了她的焦虑:“这么小的病灶就像一只‘老虎’,目前还没‘咬’你,定期观察就行。”54岁的张阿姨则被9毫米肺磨玻璃结节困扰许久,此前因害怕手术焦虑失眠,肿瘤内科沈波主任连忙安抚:“手术不复杂、对身体损伤小,目前检查结果显示可以先观察,无需急于手术。”一番话让张阿姨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肿瘤内科沈波主任为市民答疑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蒋峰

现场,不少人围着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斌,作为从常熟走出来的医生,他难掩激动:“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医疗技术反哺家乡,能为父老乡亲面对面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有意义。”

“这次公益行动是以乡音乡情为纽带的家乡行,目标是实现省级优质肿瘤防治资源与基层的无缝对接。”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蒋峰介绍,目前活动已举办11期,内容从最初的单纯肿瘤筛查,扩展到筛查、科普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这次来常熟,我们还增加了手术演示,我和胸外科李明主任亲自手术,让这里的医生观摩学习。”

移动筛查车“显神通”

便携设备入户暖人心

义诊现场,三辆移动筛查车前排起了长队,成为备受关注的“医疗利器”。这些车辆配备先进的CT和超声设备,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在南京即可远程操控机械臂,为当地患者完成甲状腺、乳腺等部位的超声检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大幅提升基层诊疗的精准性与效率。同时,现场还开展肺癌、肝癌等常见肿瘤初步筛查,影像数据实时回传至江苏省肿瘤医院,由本部专家即时出具诊断意见。“以前义诊只能看片子提建议,现在能现场筛查、现场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太实用了。”乳腺中心主任医师龚建平说道。

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高志刚为上门为老人做超声检查

48岁的霞姐有肺结节病史,需要定期复查,当天她早早排在队伍最前面:“我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以前去大医院要排好久队,今天在这里很快就做完了胸部CT,还是免费的,太方便了!”据悉,当天100多个现场筛查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专家团队一直忙碌到中午11点多才结束工作。

本次活动的温情,不仅体现在义诊现场,更延伸至居民家中。得知82岁的倪大娘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此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如今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参加义诊,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高志刚主动带着便携式超声仪器,上门为倪大娘做检查。

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大小的超声探头,连接手机后,便开始为倪大娘做检查。很快,清晰的脏器图像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和医院诊室里的B超画面几乎没有差别。“从B超图像特征看,再结合临床,可以做出超声诊断,是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不过淋巴瘤分型复杂,要进一步治疗的话,一定要在超声引导下做活检。”

检查结束后,高主任反复叮嘱倪大娘的孙子:“一定要带老人家去医院做活检明确分型,再确定治疗方案。江苏省肿瘤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医联体合作单位,我院专家也能通过远程会诊参与后期治疗,不用太担心。”

深化早筛认知

构筑肿瘤防治堡垒

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专家们也敏锐地观察到基层百姓在肿瘤防治认知上存在的误区。放疗科主任吴建峰指出,很多人过度迷信“万能”的抽血指标,觉得只要肿瘤标志物显示阴性,就绝对安全,却忽略了癌症诊断需要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单一指标根本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还有人寄希望于保健品防癌,这更是误区。还有人抱着“癌症是绝症,查不查都一样”的想法,放弃早筛机会,“可实际上,癌症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类型的治疗效果都很好,甚至有治愈的可能。”

吴建峰主任呼吁大众重视科学早筛:胃癌早期可以通过胃镜排查,宫颈癌能借助HPV筛查与疫苗接种预防,肺癌高危人群则需要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这些方法都能显著提高癌症的早诊率,为后续治疗争取主动权,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主任技师蒋廷旺表示,此次活动将国内知名专家和高精尖技术带到百姓“家门口”,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同时,这也是该院推进肿瘤全周期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目前我们已在梅李、常福、琴川三个街道完成筛查7875人,发现高危人群2561人,针对这些人群,我们已建立后续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及分级诊疗机制。今年加入江苏省肿瘤医院医联体后,我们会在省院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肿瘤全链条管理,为常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单次义诊到长效服务,江苏省肿瘤医院“三乡行”项目正在构建全链条的癌症防治生态系统,通过多方资源整合,为乡村医疗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依托“远程医疗协作点”和“云手术中心”试点,基层医疗机构可定期获得省级专家的技术指导,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有通道”的目标。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蒋峰说道:“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可复制的帮扶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在基层扎根。未来,我们计划把远程手术室也下沉到基层,真正实现肿瘤‘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管理。”

策划 于丹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视频  胡子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