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人民医生为人民!”省人医胰腺团队突破“禁区”成功为92岁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8:33:00
“我还有3个月就93啦!这么大年龄,身边人都劝我们不要做手术,但蒋主任的一句话给了我们全家信心,真的特别感谢,今后继续奋斗向前!”近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胰腺外科的病房里,92岁的李奶奶(化名)精神矍铄,正推着输液架慢慢行走,爽朗的笑声传递着重获新生的喜悦。几天前,她刚刚在这里成功接受了一项被视为高龄“禁区”的复杂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李奶奶(化名)出院前
九旬老人突遭重疾,辗转求医遇“禁区”
一向身体硬朗的李奶奶,近期突遭健康危机:持续腹泻、食欲骤降、全身发黄、高烧不退。在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胰头部发现直径约3cm的肿瘤,并引发梗阻性黄疸。面对这位92岁高龄,且合并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当地医院评估后认为手术风险极高,几近“禁区”。
“我们后来又前往周边省市求医,那些大医院的医生非常负责,坦诚告诉我们,手术难度和风险比较大”,李奶奶的女儿回忆道,“但他们同时给了我们希望,特别推荐我们转回南京,他说‘你不要来这里,直接去江苏省人民医院找蒋主任团队,他们胰腺外科在全国都有名’,所以我们就来了,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来南京,而且真回来对了!”
顶尖团队接下“生命之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这份来自同行和患者的沉甸甸的信任,被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胰腺外科主任蒋奎荣教授团队毅然接下。面对超高龄、高风险的患者,团队没有退缩,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组织全院顶尖力量进行精密评估。
“高龄不是绝对的‘红灯’,”蒋奎荣教授强调,“关键在于精准评估、技术保障和全程管理的无缝衔接。”经过缜密检查和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团队发现:尽管患者年过九旬,但肿瘤尚未侵犯关键血管,属于可切除范围;更重要的是,李奶奶平素体质较好,心肺功能经过优化调整后,达到了耐受手术的条件。
“外地推荐回宁,是对我们能力的认可,更是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这份生命之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蒋奎荣教授表示。最终,团队挑战极限,为李奶奶实施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力求在根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老人未来的生活质量。
多学科精密协作,4小时精准手术完成“生命闯关”
7月30日,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谈珊柏医师的精准护航下,由蒋奎荣教授主刀,尹杰、舒苗江、霍清等医师密切配合,这场“生命闯关”的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团队通过上腹部切口,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精细操作:完整切除肿瘤、彻底清扫淋巴结、小心翼翼地处理扩张的胆管、仔细保护和显露重要血管以及消化道重建……每一个步骤都如履薄冰,却又精准无误。
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过程顺利,出血量很少,无需输血。这不仅是手术的成功,更是多学科精密协作的成果。
![]()
蒋奎荣教授手术中
术后波折重重,多学科协作再闯“生命关卡”
然而,术后康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奶奶出现了胰瘘和腹腔感染,医疗团队立即予以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她的心脏也出现状况——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心率一度降至35次/分左右,动态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血管内科多次会诊,认为患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但因存在全身感染症状,此时进行心脏起搏存在较大风险。面对这一棘手情况,胰腺中心与心血管内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多学科团队再次紧密协作,在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最终成功为李奶奶实施了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术后,她的心功能症状明显改善,为后续康复奠定了基础。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他们是人民医生为人民”
经过一系列波折与挑战,在胰腺中心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李奶奶最终战胜了感染与心脏危机,术后早期就能下床活动,精神状态良好,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还是要感谢蒋主任,我们本来在门诊很着急,他一句‘把它切掉’让我们儿女信心满满的,住进来每个护士每个阿姨都很关心她,所以你看她现在雄赳赳气昂昂,恢复很顺利”,李奶奶的女儿说。“我现在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医护对病人很负责任,医疗到位、护理人员也很热情,真的感受到人民医生为人民。”李奶奶笑着感慨。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高龄并非绝对的手术禁区”,蒋奎荣教授告诉记者,李奶奶的手术之所以成功,离不开“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精细、术后快速康复理念贯穿全程。”“专业的评估、顶尖的技术和强大的多学科协作体系,能为更多高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蒋奎荣教授总结道,同时提醒公众,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如出现不明原因腹痛、黄疸、体重骤降或消化功能异常,应尽早就诊筛查。
通讯员 蒋海燕 何雨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