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沥米饭”真的能控血糖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15:24:00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对于血糖高的患者来说,米饭常常是让人又爱又恨。记者注意到,最近“吃沥米饭能降血糖”的说法让众多糖友眼前一亮。这个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网上所说的“沥米饭”,具体是先将大米加较多的水煮到半熟,然后沥掉多余的米汤,再把剩下的米继续蒸熟。这和目前市面上火爆的“脱糖电饭锅”的原理类似,所以有网友认为,“沥米饭”能沥掉部分淀粉,故而可降低餐后血糖。
南京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彤寰指出,虽然从直觉上看,沥出米汤确实能带走少量淀粉,但这并不等同于能有效控糖。有实验表明,食用“沥米饭”与普通米饭后,人体的血糖变化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所谓的“降糖”效果其实微乎其微。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的“代价”很大:在沥去米汤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部分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谷类是人体获取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长期食用“沥米饭”反而可能造成此类营养素缺乏。因此,指望靠它来控糖,并不可取。
那这让糖友“又爱又恨”的主食,究竟该怎么吃呢?李彤寰提出五点建议。
少吃多餐:对于餐后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少吃多餐”,即每天吃5—6餐。需要注意的是,加餐并非额外增加食量,而是将正餐的食物分出一部分,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
粗细搭配:主食中添加部分粗杂粮,因为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餐后血糖升幅小。
宁干勿稀:相较于固体食物,米粥、面糊等流食的升糖指数更高,会明显提高餐后血糖。因此,建议糖友优先选择干质主食,减少粥、糊类流食的摄入。
细嚼慢咽: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又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
进餐顺序:进餐顺序也会影响血糖。按照“汤→蔬菜→肉蛋类→主食”的顺序进餐,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延缓胃排空,有利于控制进食量,降低餐后血糖的升幅。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