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肺癌术后十年,她笑传抗癌“新生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9 18:50:00

“曾经偷偷给家人交代后事,如今能买菜做饭、散步喝茶,这样的平淡日子,是我十年前不敢想的……”近日,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举办的肺癌关注月患友交流会上,60多岁的平姐(化名)精神矍铄地站在台上,成为全场焦点。这位肺癌术后十年的幸运儿讲述的抗癌故事,为在场病友注入了满满的信心与力量。

肺癌患者十年康复经验

饮食、运动、心态好

十年前,一次体检让平姐确诊肺癌,更棘手的是,肿瘤紧贴动脉,像颗“定时炸弹”,手术风险极高。“那阵子躺在床上,心里总想着天要塌了。”平姐说,她甚至悄悄把存折密码、首饰存放处告诉女儿,就怕自己醒不过来。辗转多家医院,不少医生面露难色,直到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许林教授、李明教授团队向她伸出了手。

“他们反复研究我的片子,一次次开会讨论,最后告诉我‘这个手术,我们试一试’。”平姐至今记得,许林教授术前谈话时没堆砌晦涩术语,只平静却坚定地说:“这个位置我们会格外小心,放心,我们尽全力帮你把肿瘤拿掉。”这份坦诚与担当,让她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

平姐的幸运不是从天而降。除了“信任医生”这个基石,她还总结出了康复心得。

稳住心态是前提。“刚确诊时,我天天问‘为什么是我’,整个人被恐惧裹住。”后来她想通了:医生管治病,自己就管好情绪和身体。“今天多吃一口饭,多和家人说句话,就是胜利。”负面情绪耗精力,不如把心沉下来。

清淡营养是根基。化疗时她胃口差,就逼自己少食多餐,一碗清蒸鱼、小半碗蔬菜粥慢慢咽。恢复期里,她遵医嘱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每周吃两三次鱼,口味也越吃越清淡。

运动不用拘形式。“我以前不爱动,生病后倒动上了瘾。”平姐笑称,她的运动就是做家务、走路买菜,每天还去公园练套八段锦。

规律作息是保障。她雷打不动每晚九点半睡,早上六点半起,睡前一小时不碰手机,看看书、听听轻音乐,让身体自然放松。

定期复查绝不能松。“哪怕一点不舒服都没有,复查我也一次没落。这是对自己负责,也让医生及时掌握情况。”她说道。

平姐分享抗癌故事

长期生存者临床多见

医患同心,科学抗癌

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肯定了平姐的分享。他说,像平姐这样的长期生存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在当天的专家门诊里,就接诊了一位肺癌三期术后11年的患者,复查正常。这些患者有共同的共性,医患同心,科学抗癌。

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

李明强调,战胜肺癌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便中晚期患者,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通过规范精准的综合治疗,也有望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抗癌从不是孤军奋战,医护永远是患者最坚实的后盾。”医院也会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拉近医患距离。

现场,胸外科106病区护士长茅昌敏则从症状识别和康复护理给出提醒。她指出,肺癌症状有时很隐匿,若持续2-3周出现慢性咳嗽、痰中带血、不明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或低热盗汗,务必及时就医。

胸外科106病区护士长茅昌敏

被现场氛围打动的茅昌敏特别提到,病友间的鼓励力量独特而强大。她鼓励患者康复期主动融入社会:“在医院的时间很短,更多时候要回归家庭社会。好心态加健康生活方式,是康复路上少不了的良药。”

这场交流会,不仅传递了科学防治理念,更用患者、医生、护士的真诚对话,勾勒出医患携手共克病魔的温暖图景。

通讯员 胥林花 蒋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