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笔墨承薪火,艺韵润校园!“传承 —— 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走进东南大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7 10:38:00

为赓续中华文脉精髓,描绘神州锦绣,展现艺术薪火相传的力量,9月6日上午,“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东大站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图书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东南大学图书馆、长三角美术家网、长三角城市网、文艺观察家网协办。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荣顺及众多江苏省文艺机构领导、知名艺术家、媒体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主持。

华拓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青绿山水画大家、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万里君女士作为画家、诗人和国家一级作家,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传承人。展览以 “师徒传承” 为核心脉络,集中展出华拓先生与弟子万里君女士的中国画精品,涵盖山水、花鸟两大品类,既呈现了师徒二人对传统中国画技法的坚守与创新,也为东大师生搭建了一场 “近距离感受笔墨传承”的沉浸式艺术盛宴。

嘉宾合影

师徒联展:笔墨见传承,创新显精神

开幕式上,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首先致欢迎词。他热情欢迎各位艺术家、学者齐聚东大,共同见证这场艺术盛事。邢纪红表示,东南大学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展览正契合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广大师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期待华拓先生与万里君女士的艺术传承能够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薪火相传的种子,为未来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致辞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在致辞中对本次画展的主题“传承”进行了深入解读。他阐释了“传承”在中国画领域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由传承到创新,才是中国艺术通向未来之路。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致辞

赵天为随后指出了“传承”在东南大学的另一层含义。东南大学的艺术教育历史悠久,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一大批艺术家曾经在此任教,其中傅抱石就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华拓先生与万里君女士艺术传承的集中展现,也是对东南大学艺术学科百年文脉传承的一次致敬。

华拓先生在答谢辞中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并阐释了展览初衷——延续对艺术的热爱、守护文化根脉、探索创新表达。他与万里君共同向东南大学捐赠作品《鱼系莲塘》、《我言秋日胜春朝》,以此表达对东南大学深厚艺术底蕴的敬意与传承之心。

捐赠画作

“这像是年轻人画的呀!”一位观众在华拓的花鸟画前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幅幅笔墨精妙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赏。师生们细细品鉴,交流观感,体悟艺术初心。华拓与万里君亲临现场,为师生们讲解创作思路与技法精髓,传递中国画的深厚内涵。观展同学表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华拓老师和万里君老师的画作,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画面中的笔墨变化和意境表达,让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金陵论艺:以艺载道,共话未来

在欣赏了华拓、万里君女士的精妙画作后,与会嘉宾移步至图书馆报告厅,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对话。赵天为代表学院给华拓先生、万里君女士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未来他们将助力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知名画家、艺术学院副院长程万里主持研讨会。研讨会上,各位艺术家与学者就中国画的当代发展、师徒传承机制的现实意义及高校美育功能的深化展开了深入探讨。

座谈会现场

艺术学院赵天为书记为华拓、万里君颁发聘书


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文化学者言恭达强调传承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家肩负的使命。他从“情怀”、“哲思”和“通变”三个纬度展开对中国画传承的思考,指出真正的艺术传承不仅是技法的延续,更是文化精神的传递。他特别提到傅抱石先生“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主张,认为当代艺术家应当在坚守传统内核的同时,勇于突破创新。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储福金回顾了万里君女士的艺术成长历程,评价她艺术视野开阔,其人生经历、艺术鉴赏力及对画技传承的融合能力均表现出色。重点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将诗情融于画意并将理论带入实践的重要意义。

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纪太年以“点燃一盏灯”、“奔腾的扬子江”和“艺术接力棒”为关键词,结合新金陵画派和华先生的创作探讨艺术创作的个性与高度、创作活力和代际传承。认为艺术家需建立独特风格,如华拓先生的青绿山水打破程式化装饰性,以生发性和写意性形成强烈个人标识。

中国(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副秘书长、人民日报艺术家杂志主编朱胜利的发言围绕技艺与修养的平衡,强调技艺传承需结合文化思想深度。他针对现当代书画困境建议回归传统笔墨训练,同时吸收哲学、美学等多维度修养。

华拓先生以傅抱石为例,强调扎实技法是艺术表达的基础。肯定文学、哲学等修养对艺术的辅助作用,但反对本末倒置,呼吁年轻一代在追求思想深度的同时,夯实绘画本体语言能力。

万里君女士回顾20余年跟随华拓先生学习的经历,感慨严师出高徒的鞭策力量。感谢东大提供展览支持与学术交流平台,强调高校在文化传承中的桥梁作用,承诺未来将加强与艺术学院的合作。

此外,著名的山水画家、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民盟)江苏国风画院原院长  张尔宾,知名篆刻家、江苏甲骨印社常务副社长庞根泽也参与了座谈。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既要重视传统技法的系统训练,也要关注当代文化语境的创新表达。艺术家需兼具扎实技法与多元修养,而高校应成为艺术传承的重要场域。

展览现场

“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东大站将持续至10月初。此次画展与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以学术高地激活了传统书画的现代生命力,更通过跨代际对话构建起艺术传承的创新范式;师徒二人以笔墨为媒的薪火相传,既彰显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脉络,也为当代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从技法到哲思的双重启示;这场高校文化盛宴标志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其探索路径为推动中国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通讯员 王雅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