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子时评

文旅马上说丨“微旅游”不必诗与远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8:24:00

南京今天(10月20日)官宣“入秋”,连日阴雨加上湿冷的天气,许多人甚至准备起了冬装。对于居住在苏浙皖一带的人们来说,每年的秋冬季往往是旅游的淡季,外出计划被暂时搁置,长途旅行恐怕要等到来年开春才会重启。那么旅游真的被按下“暂停键”了吗?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首先还是要搞明白“旅游”的真正定义。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我看来,所谓“旅游”其实是通过空间的转换,来获取一种身心上的体验和时间上的消耗,拿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来说,带着家人开车到周边城市悠闲度假两三日,是一种旅游;坐飞机前往心仪的国家深度游览,也是一种旅游;还有人担心热门景区的人潮太汹涌,于是选择在家门口陪孩子散散步,闲逛两三个小时,其实这也是一种旅游的方式,它与花费的金钱无关,更与人流量的多少无关,实质上,它并非地理上的远行,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呼吸”与放松,没错,有时它甚至与Citywalk(城市漫步)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公园20分钟定律”,它的意义就在于,当你身处自然环境中停留至少20分钟,便可以显著改善你的心理状态,缓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这也渐渐成为城市人群的一种热门生活方式,翻翻某书某音等平台,玄武湖是南京最受推崇的“公园20分钟定律”实践场所。为何要提到这个定律,是因为它与前面所说的非“远行”的出游方式异曲同工,在熟悉的城市里探寻一个未知的角落,流连一场新开的艺术展,或是在住家附近的公园湖畔发呆——这些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两三个小时的活动,往往能带来类似旅游的治愈效果:它能让你从日常琐事中暂时抽离,让心灵获得片刻的自由与休憩,姑且将其定义为“微旅行”吧。

如果非要给旅游分分类,我宁愿将“微旅行”归入“泛旅游”的范畴,它彻底颠覆了传统旅游对“远方”的执着,体现出一种现代旅游观念的转变。它在时间的利用上更加灵活,在场景的转换上更为随心所欲,它给所有渴望旅游的人们一个答案:不必纠结“诗与远方”,只要心灵得到安抚,旅游可以无处不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视频 马祚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