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九旬教授屠美如捐赠《金刚经》书法: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9 16:25:00

【编者按】10月18日,93岁高龄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屠美如教授,将62幅正楷《金刚经》捐赠给毗卢寺。捐赠仪式上,这位耄耋老人的深情自白,回溯了她近一个世纪的求索与坚守,言辞恳切,令人动容。以下为发言摘编。

屠美如致辞

嘉宾合影

今天是我最珍贵的日子,没有想到93岁的我能够在千年古寺毗卢寺举办我人生第一次的佛性禅心的佛经书画展。

我出生在常州,常州有个天隐寺,我的外婆信佛,经常在天隐寺做佛事。那是我童年记忆里宁静祥和的底色。

我是1933年出生的,仅仅过了四年的幸福生活,1937年日本鬼子打到了江南,常州沦陷了。我的外公是常州著名的银行家,这时银行的仓库被火烧了,银行破产,外公带领我们全家逃难到上海法租界设立了他的办事处,倾尽所有偿还客户。我的爸爸得到银行地下仓库还存有余金的消息,冒着生命危险回到金坛仓库抢救余资,发还给困难的客户。外公两年以后焦虑而亡,他所创建的一切,小家、大家,尽数毁于战火,真可谓家破人亡。抗战期间,姨妈在上海做地下工作,被鬼子查获,她得到消息以后奔赴解放区。一个深夜日本宪兵队半夜破门而入在外婆家全面搜查无获,将我患残疾的舅舅抓去76号监狱,一周以后放回。抗战八年,国难深重。那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无人能够幸免。

1949年解放了,当时我16岁正在念高中。在我面前突然展现出一个新的世界,我的眼界开阔了,我的方向明确了,我开始思考,当我们踏着先烈们的血跡,享受平安的快乐,我应该做什么?保尔•柯察金的话,是我一生的指路明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确确实实是这样做了。24年的幼儿师范老师,26年的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从1955年到2005年,我坚持了50年的工作,有正式的工龄,我72岁退休。这个期间,我几乎没有浪费一分钟,每天不是8小时,而是10小时甚至12小时在平凡的工作中,力争做出不平凡的努力。

喻继高屠美如伉俪情深

退休以后,我觉得亏欠家庭太多,主动协助我的先生——画家喻继高整理文稿。我尊重他的活动,伴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保护他的画作,因为他舍不得卖出自己的画,人们又特别喜欢他的画,伪作满天飞,危害和欺骗了许多人。我认识到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工笔画具有中华文化种子的基因,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之一,它有条件作为国家瑰宝,中华民族绘画文化的代表向世界推出。为此,我常不遗余力向各界有识之士推介。

展览现场

80岁开始我学习书法,感谢南京大学方小壮教授接受我为旁听生学习了半年硕士生的书法课程。后来学习文徵明的小楷,也是方教授的启示,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书写这部《金刚经》是因为我的弟媳妇突然中风成了植物人,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认真书写,当写到快结束的时候,她突然醒过来了。捐赠这部金刚经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受到它的恩泽。

我的老伴喻继髙和我同频,我们没有交流过,他做的好事太多了 ,特别是在他50 -70岁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为国家重要机构无偿创作逾50幅巨作,其中70%是超过一丈的巨幅工笔画。特别是为中南海202接待室画了巨幅工笔花鸟画《苍松瑞鹤沐春晖》,8.15米x 2.08米,更是史无前例的奉献。

我的儿子喻勤经常去西藏,我一直以为他是喜欢旅游,没想到他同样有佛心.对西藏大昭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2012年他为大昭市翻拍108部的《甘珠尔大藏经》(绝版) 高清打印上份,历时一年多才完成。2013年拍摄了大昭寺的壁画。由于市政修建,路基逐年升高,积水倒流到大昭寺的墙壁致使壁正剥落。喻勤主动挑起重担,带领自己的团队拍摄了10万多张照片,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壁画的数字化,为壁画的修复,提供了永久性的数字化依据。

女儿喻慧禀赋了父亲艺术天赋的遗传因子,她用独特的美点亮世界,给予人们精神的慰藉。  她的画从精细的工笔画到富有情感的石头,到放大了的花卉,无尽变化的头脑在艺术家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至于我所投身的教育事业——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们幼儿教育者,承担的便是人生最初、也最关键的七年来。婴儿的大脑并非白纸,却在此阶段拥有吸收环境与教育的巨大能量。如何因材施教,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如今,我最想对学生们说的是:当21世纪已来临,为何暴力、战争与恐怖仍在肆虐?在物质丰饶的今天,人类的精神并未同步升华,残酷竞争所激发的私欲与贪婪无限膨胀,人性何在?这已是一个不得不呼唤人性的时代。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些什么?过去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学习苏联。今天,我邀请大家更深入地研究“善与美”的教育,它代表着人类共同价值的最高追求。基于我二十多年的研究,针对幼儿,我提出“爱美生命”的培育理念,它与“真善美”一脉相承。当新生命降临,我们应让他们在爱与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因为艺术,是灵魂的净化剂,能直抵无意识深处,与美对接的教育,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整个生命——情感、意识、智慧与人格。

我想,倘若我们能认识到,在幼小生命中早早播下生命、美与爱的种子,让他们感受生命真谛,成长为头脑灵活、充满好奇、自信仁爱、具有创造性的完美人格,那么,这个世界,或许真的会变得更加美丽。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