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南京跑马拉松的人,被画出来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17:55:00
在中国马拉松发展史册上,有两个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瞬间:115年之前的1910年11月,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在南京的南洋劝业会完赛的瞬间;68年之前的1957年11月,新中国首位马拉松冠军夏启宇在江宁方山北麓创造新中国首个马拉松纪录瞬间。近日,这两个瞬间被画家用画笔凝结在了画纸上。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青年画家李念儒,在南航金城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配合下,经过苦心创作,先后完成了这两幅画。
![]()
再现最早在南京跑马拉松的人
11月16日,2025年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南京是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祥地。早在一百一十五年前的1910年11月20日,南洋劝业会官方举行的中国历史上首次马拉松比赛,在劝业会纪念塔(位于今天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前顺利完赛。劝业会研究会总干事,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劝业会上海协赞会评议长、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等,和数以千计的南京各界人士,在劝业会场参加了欢迎“首马”选手的活动。当时报界称这次马拉松比赛为“吾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创举。”
1957年,新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1957年江苏省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行,参赛的选手来自江苏省各行各业。最后,南京医生夏启宇一举夺得冠军,并且创造了新中国首个马拉松全国纪录。
近日,这值得纪念的历史瞬间被画家用画笔凝结在了画纸上。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拉松之源》一书的作者栾川告诉记者,在绘画之前,画家和研究者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按照1910年新闻界的报道,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最后完赛时,有6名选手齐头并进,同时到达终点位置——南洋劝业会纪念塔。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历史照片。在画家结合史实的想象和画笔的雕琢下,这段尘封的体育史瞬间迎来“复活” 时刻 —— 这幅画作将 1910 年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在南洋劝业会纪念塔前的完赛瞬间,鲜活地铺展在世人眼前。
画面里,南洋劝业会纪念塔带着西式建筑的典雅,美丽的色塔顶在蓝天白云下格外亮眼,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矗立在赛场后方。前景中,完赛的运动员们身着简洁的白色运动服,或张开双臂肆意奔跑,或与同伴击掌欢呼,每一个动作都迸发着突破极限后的热血与兴奋。
塔前迎接选手的南京社会各界人士,在画面上更是热闹非凡:民众们或踮脚眺望,或兴奋交谈,不少人举着标语,将现场的沸腾感拉满;不同服饰的身影交织其中,既有身着传统服饰的市民,也有穿着新式服装的观者,生动还原了当时社会各界对这场 “新奇赛事” 的瞩目与热忱。
据悉,为了用艺术的画笔复现这一场景,南航金城学院诸多志愿者自制了当时的着装,作为历史人物的“模特”为画家进行了多次场景展示。在这些热心位志愿者的协助下,这一历史场景被画笔首次完整复现出来。
![]()
而另一幅画作,则是按照1957年11月报纸上刊载的江苏省体委工作人员、比赛筹办人魏廉拍摄的夺冠瞬间照片绘制出来的,将 1957 年 11 月 24 日,新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冠军夏启宇的夺冠瞬间,以极具张力的艺术语言呈现在大众眼前。
画面中,夏启宇身着印有 “712” 号码的白色运动背心与短裤,脚踩朴素跑鞋,奔跑的姿态充满动感与力量,肌肉的线条感被细腻勾勒,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爆发力与坚韧意志具象化。背景里,墨色枝叶疏密有致、灵动舒展,为画面注入蓬勃生机,与他的运动活力形成绝妙呼应。
![]()
在“马拉松文化书店”公开展示
据悉,这场于南京方山举办的赛事,是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里程碑事件,夏启宇的夺冠时刻曾被新闻界多次聚焦报道。如今画家以传统绘画技法重构这一史实,不仅精准捕捉了运动员的 “奔跑美姿”,更以艺术的笔触为新中国体育史的珍贵瞬间烙下了鲜明印记,让观众得以在笔墨的晕染中,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夺冠时刻,感受初代马拉松健儿的拼搏精神与时代脉动。
这两幅画作完成之后,已经在南京首个纯体育主题书店“马拉松文化书店”里进行公开展示。“马拉松文化书店”,就位于此次南京马拉松赛道经过的鼓楼区江边路,其中展示了近百件珍贵的文献和照片。1910年中国首次马拉松赛筹办人南洋劝业会调查科长陶逊,裁判任天知、参赛选手徐傅霖、徐一冰等的历史照片,在这里逐一予以展示。新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筹办人、江苏体委工作人员魏廉,冠军夏启宇、亚军周德贵、季军王作友、殿军丁义美的历史照片也展示在书店中。两幅美术作品被展示在最醒目的位置。马拉松爱好者走入店内,一眼就能看见。
近年来,这两场赛事曾被新闻界多次记录,是中国马拉松运动的 “起点印记”。如今画家以细腻笔触打捞史实,让历史上的完赛瞬间从文字里 “跃” 入画中,既复刻了运动健儿的拼搏瞬间,也为今天的体育迷们打开了一扇回望中国早期体育浪潮的生动窗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