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拉满!张家港市2025年“挖潜增设停车位”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9 20:58:00
一直以来,张家港市城管局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紧盯群众关切的“停车难”问题,系统推进“停车便利化”提质工程,张家港市连续五年将“增加停车位供给”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累计新增近2万个公共停车位,全力打造“停车有位”新常态。市城管局连续五年获评“苏州市公共停车服务业优秀管理单位”,相关工作获得苏州条线和我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广大群众纷纷点赞。
今年,张家港市继续将“挖潜增设停车位”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市人大的精心指导和监督检查下,市城管局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属地板块挖潜扩容、改造建设、强化管理,重点聚焦城区医院、高铁站、商业中心等人车密集区域,持续释放停车资源,计划年内新增1200余个公共停车位。截至目前,已新增停车位1295个,完成率108%,提前超额完成“挖潜增设停车位”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扩大停车资源供给,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切实增强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精打细算扩增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经开区(杨舍镇)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题,各街道、村(社区)在前期深入调研、实地勘查、多方协调的基础上,会同镇建设局、综合执法办等部门,结合居民实际需求,通过“项目依托、自主改造、空间挖潜”等多种方式新增停车泊位,显著缓解居民小区停车难题。结合市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对梁丰花园、城北新村等小区原有的闲置边角地块、部分低效绿化带进行重新规划,扩容停车泊位80余个;通过“抠细节、挤空间”的方式,对花园浜三村、四村进行“二次挖潜”,新增停车位20余个,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显著改善小区停车秩序,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同时,针对居民小区周边停车资源紧张的状况,杨舍镇综合执法办会同多部门在泗闸路、东莱中路、新丰路等路段施划停车位90余个,满足章卿苑、徐丰小区、玖璟花苑等居民及商户就近就便停车需求,广受群众好评。
后塍街道“口袋公园”停车场项目是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的典范工程。该地块原为市第二人民医院所在地,医院搬迁后处于闲置状态。其周边以老旧小区、社区医院、沿街商户和学校为主,停车需求旺盛。后塍街道积极响应市民诉求,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改造,将该地块打造成为集生态公园与便民停车场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新建的停车场可提供65个停车泊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切实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
多措并举巧施策,提升治理“效能指数”
冶金园(锦丰镇)综合执法部门以“城管进社区”为抓手,通过下沉一线力量,摸透“停车难与摊贩乱”的交织痛点,联动交警、社区、物业等部门,在书院二村闲置地块、沿街空间“挤”出50个停车位,并设置清晰引导标识,有效缓解了居民、商户的停车压力。同时,在书院路划设临时便民疏导点,定时定点定人管理,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确保摊贩不越界、不挡车位,并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实时听意见、调举措,让停车管理和市容治理更贴民心、更合民意。
从路边摊改造而成的港城大学城夜市,不仅让流动摊贩安了家,还拉动了夜间消费,已然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但是停车压力较大、影响市民通行等问题接踵而至,为此,经开区(杨舍镇)综合执法部门联合多部门力量,多次实地踏勘,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在大学城夜市两侧道路施划41个临时停车泊位,增设指引标识,引导市民规范停放,有效缓解停车压力,打造了一个既便捷又安全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港城夜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挖潜力,提升出行“便利指数”
张家港站自投用以来,不少港城市民在节假日会选择乘坐高铁外出游玩,但是停车难题却成为了不少市民的困扰。针对这一问题,高新区(塘桥镇)深度挖掘闲置空间资源,在张家港站西侧待建地块新建观澜街临时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96个,有效分流社会车辆的停放,扩充了高铁站区停车容量,并采用“通停通付”等智能停车技术,显著提高了停车场通行效率,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为网约车司机提供休息场所,成为网约车司机们温馨的歇脚港湾,获得广泛好评。
在张家港市城管局的指导下,各区镇、街道聚焦学校等重难点区域,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通过项目配套建设、路边施划停车位等多种方式,有效扩充了学校周边停车资源,凤凰镇实验幼儿园新增25个停车位,金港街道香山小学新增182个停车位,帮助家长减轻“接娃焦虑”,缓解交通压力。
接下来,张家港市城管局将继续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结合“126”工程和“城管进社区”工作,围绕“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工作思路,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服务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力,营造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停车环境,用心用情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助力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盛媛媛